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作为研究版的出版以及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的必要性

作者:[德]罗尔夫·黑克尔 著 金建 译    发布时间:2011-02-12   
分享到 :

本文为罗尔夫·黑克尔教授在中央编译局举办的题为“马克思恩格斯遗著:历史、出版和接受”系列讲座的第四讲。

  一、苏联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遗产

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苏联在德国占领区的建立,在苏联和苏占区/民主德国有了重新开始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和文章的机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MEGA1)在20世纪30年代被迫中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一版一直没有完成,此时,莫斯科能够以新的力量开始实现已有的编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的设想。同时,苏联的势力范围在德国东部的扩展使我们得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祖国用他们的母语传播他们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苏占区(民主德国)作为德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助手,为建设一个崭新的、反法西斯的、民主的社会制度服务。

在处理苏联编辑马恩著作方面的遗产时,应尊重总的政治形势,以及苏联驻德军管局的组织结构。在苏联驻德军管局的机构中,宣传部(情报部)对于政治文献的出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苏联驻德军管局出版社于1945年9月成立。到1946年3月,该出版社出版了650万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400万册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该出版社在苏占区拥有150家印刷厂。此外,苏联军管局出版社主要面向苏联国内市场,比如,1947年出版的8700万册书中,单单用赔款出版的俄语教材就达6350万册。直到1949年春,马列文献的出版才受到限制,德国统一社会党直接受托负责出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首先是《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宣言》、《哥达纲领批判》、《雇佣劳动与资本》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截至1946年春的一年之内,由不同的出版社(比如柏林新道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总印数达200多万册,在德国广为传播。

1946年6月18日,受德国统一社会党委托,狄茨出版社宣告成立。1951—1990年,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只允许狄茨出版社出版马恩著述。狄茨出版社以莫斯科马恩列研究院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著作为蓝本出版一些马恩著作。其中包括《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根据1932、1933年的“普及版”再版,删去了前言,未作其他改动)、两卷本的《马恩选集》和四卷本的《马恩通信集》,这些著作都是在1947—1948年出版的。此外,还再版了MEGA1的三卷,即1932年出版的第一部分第4卷: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947)、1935年出版的《反杜林论》(1948)和1939—1941年第一次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53)。

马恩最重要的著作出版或者准备付印以后,1948年开始,有一个问题日益凸现: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马恩著作、传播马列主义,如何在苏占区出版那些已有俄文版而尚未有德文版的文集和著作。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存在着权限之争,另一方面存在究竟能否向柏林送交相应材料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出版问题必须由政治最高层来回答。通常由莫斯科马恩列研究院先根据要求准备好马恩著作文本,同时再次进行辨认,做必要的校勘,然后才将文本寄往柏林。手稿不能为此目的而复印。所有索要的文件都经过选择,然后在中央主管部门允许后才能寄出。

此时,莫斯科苏共中央马恩列斯研究院(后来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已开始具体准备《马恩全集》俄文第二版。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研究院就已经发现,第一版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将文本翻译成俄文时存在不少误译和错漏。另外在文本选择和按时间顺序编排材料上也存在不足。但是,当时人们还无法开始编纂新的版本。1945年,马恩列研究院制定了新版本的第一个编目说明,开始了各卷次的具体准备工作。结果表明,计划需要进一步细化,1952年,又制定了一个长达300页的编目说明,计划出版35卷。第一卷于1954年出版以前,试编本在马恩室范围内进行了讨论。但当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前几卷中有一些重要手稿没有收入,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此,人们决定出版一个单行本,收入“早期著作”,控制发行量。此外,有些卷次的篇幅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将这个版本扩充为39卷。整个版本收入大约1600篇文献和4000封书信,一共1500个印张。与俄文第一版相比,二版多收了400篇文献和600封书信。1966年该版完成后,又决定出补卷,于是该版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出了50卷。

自1958年起《马恩室学术通报》的出版,对第二版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通报中发表的很多资料,阐明了第二版的具体编辑过程以及产生的问题。多篇文章则陈述了某些卷次在编辑过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

  二、民主德国为《马恩全集》德文版所做的准备工作

1947年12月29日,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书记处决定在柏林成立一个旨在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机构”,直属党的执行委员会。根据政治局的进一步决定,“马恩列研究院”于1949年9月1日开始工作。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该院的名称中又加上了“斯大林”;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该院改名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当时只有不到60名工作人员,其中16名是研究人员和翻译。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德国革命工人运动的伟大领袖的著作”。

研究院计划首先设立两个主要部门:一个研究处和一个编辑处。编辑处的“任务是用德语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编辑出版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研究传记、图书目录、文集和专题论著,出版研究院的丛书和杂志”。该处计划安排12名工作人员。1949年9月20日,研究院院长向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书记处汇报了工作状况。关于马恩著作的编辑,他写道:“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就无法开展这项工作。……要编辑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必须有精通俄语的同志,以便有可能充分利用莫斯科研究院的工作成果。……编辑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份29卷本的俄文版全集收了哪些文献的详细目录,编制这样一份目录。在此基础上,决定全集历史考证版按什么样的顺序出版。因为这是一项需要几年的工作,所以首先应当发表那些对德国读者特别重要而目前又无法得到的著作”①因此,首先只应当编辑两卷本的选集和编辑出版《马恩论德国和普鲁士历史》的文集。

1953年初,柏林马恩列研究院才成立了马恩室。马恩室的成立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关于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的决定密切相关。比如,1954年的工作计划中写道:“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的单篇著作是对党的总体工作的支持,同时也是出版《全集》历史考证版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准备工作之一是成立“马恩资料室”,马恩资料室的任务是收集和保存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和初版,以及全部手稿、书信等的影印件和利用这些文献的卡片索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研究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作出关于编辑出版《马恩全集》德文版的决定并做了准备工作,柏林和莫斯科的两个研究院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当然,柏林研究院依然是求助者。柏林和莫斯科两个研究院层面的交往向各自所属的两个马恩室转移以后,才开始一些建设性的合作。

1956年5月15日,柏林研究院院长向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呈送了一份12页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各卷次的编辑情况的报告,其中谈到该版的性质时说:“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预计出版30卷(约35册)。这一版是普及版,不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例如,不收入一些早期著作……。”关于编辑现状是这么说的:“目前我们正在编纂前三卷……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第一册。”谈到编辑工作时报告说:“为了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各卷次的最终付印,要做一系列的重要的前期工作。……1.核查以前所有的德文版本(单行本);2.核查各卷中出现的全部史实和日期;3.全部引文同有关原文进行核对;4.如果是译文,还需同原文进行核对;5.可能还要重新编写适合德语读者的注释;6.对例如拉丁文用语作脚注;7.资料工作:核查人名、年代和史实。”报告特别强调引进高学历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在总计12名工作人员中,只有两位高学历人才,三位中级学历人才。因此,要求“引导高素质的大学生适应我们马恩室今后的工作”,可以让他们先实习,然后朝这个方向发展。

1957年5月25日,马恩室确定了《马恩各卷的编纂方针》(7页)和《卡片索引制作方针》。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增强整个版本的统一性。1956年,还就未来的新MEGA第一次交换了意见。《马恩全集》德文版的进展很快需要加强资料交流,双方的学者互访就是从这时开始的,1960年后,柏林的同行可以现场影印《马恩全集》德文版必需的存放在莫斯科马列主义研究院的文件、资料、手稿、书信和编辑资料。

在筹备《马恩全集》德文版的时期,1953年,还有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根据党的决议这一年是民主德国的“马克思年”。于是在上半年举办了很多纪念马克思的会议、展览和其他活动(此外开姆尼茨市还改名为卡尔·马克思城)。马恩室除了单行本,还准备了第一本卡尔·马克思画传。

  三、《马恩全集》德文版的性质

在1956—1968年,《马恩全集》德文版的39卷陆续出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150周年之际,给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瓦尔特·乌布里希呈送了最后一卷。《马恩全集》德文版的出版,始终应当看到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因此,要谈《马恩全集》德文版的性质,就必须明确说明,它是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编辑、由党的出版社出版的,而且明显是以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编辑的俄文第二版为基础的。这一事实基本决定了整个版本的编辑框架和它的政治目标,那就是直接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生职能联系甚至比后来发生的事实表现得更加直接、更加明显。

可见,党的领导给这部全集安排了重要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但是他们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因为《马恩全集》德文版没有按照发起人的意思,而是按照作者的意思编辑作者的文本。这个第一次不拘一格地表现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的版本不只是党和国家官方随意断章取义,同时也是那些试图突破马列主义正统的依附框架的人,或者作为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或民主社会主义者等主张其他观点的人使用的“走私商品”。专制统治的合法性努力因而遭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很多文字材料的挑战,因为这些文字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人的自由和尊严。

《马恩全集》德文版的设计既不是历史考证版,也不是全集。按它的性质应当是研究版,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集设计的,其中并没有收入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作品。完整性原则只适用于全集历史考证版,而研究版几乎都是有所选择的。按照计划,《马恩全集》德文版收入完成的、在马恩生前发表的著作和文章,同时选收一些手稿。此外,计划收入马恩的全部书信。这一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有些已出版著作没有收入,责任在俄文第二版,这里主要指早期著作(后来出版两卷补卷作为弥补)和反对沙皇独裁及其外交政策的著作,比如《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和刊登在《新莱茵报》上关于1849年匈牙利革命的文章。当然,我们应当认识到当时选择马恩遗留下来的手稿时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排除这些原因,应当说它相当完整了。

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MEW)的编辑原则

《马恩全集》德文版收入1700篇著作(其中许多是当时不为人知或没有发表过的文章)和4170封书信(其中包括当时首次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给其他人的所有书信,其中三分之一是首次译成德文)。全集第一部分包括第1—22卷,收入从1839—1895年的著作和文章;第二部分包括第23—26卷,收入马克思的巨著《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第三部分包括第27—39卷,收入马克思恩格斯1842—1895年的书信。从40卷开始,陆续出版补卷,以完善全集。

准确地再现作者的真实文本是每一个版本的中心任务及其主要的质量标准。这是一部全集价值永恒的原因。至于《马恩全集》德文版,可以肯定,为了实现可靠的、符合现代要求的原文再现,考虑得非常周密。对德文原文文本,进行了考证性审读,依据研究版通行的编辑方法对正字法和标点符号作了现代化利用和规范化。对已经辨认的手稿进行了核查,发现一些更好的解释。重印的原文和其他版本之间的重大差异在脚注中予以注明。尽管没有安排手稿内部的成文过程,但是手稿中的重大改动(特别是较大的删除)也在脚注中说明。正如学术编辑工作开始时几乎不可避免的那样,在重新开始考证性编辑MEGA2的原文时,较之《马恩全集》德文版,尽管有些文字得到了改善,辨认更准确,同时也订正了原来被忽视的印刷和拼写错误,但依然需要强调指出,在再现的原文中没有出现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动机的删减或意思改动。《马恩全集》德文版收入的文章三分之二是德文原文,这个事实表明,它与很大程度上以译文为主的语种的著作集相比,具有特殊的价值。

至于那些原文是其他语言的文章(大约占所收文章的40%,10000多页)的翻译,可以确认其内容和语言方面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接近19世纪的语言习惯,特别是非常接近马克思恩格斯的风格和用词习惯。这一点一查就可以知道,因为在有些卷次,译文和德语原文通常是混排的,所以选词和文体上的差异一目了然。特别是在书信卷中,翻译质量非常高。

除此之外,《马恩全集》德文版还提供了对于研究版来说非常全面的、为方便读者的资料索引,包括前言、注释、马恩生平事业年表(第1—22卷中)以及其他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文献索引、人名索引和其他索引。有些卷次的名目索引起初并没有安排,但是在第20卷(《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和《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23—26卷)的编辑过程中添加了名目索引,第39卷安排了对所有书信卷(第27—39卷)的多页实用的索引。1990年,最后还出版了第1—39卷的名目索引,基本的马列主义术语除外,这部索引是非常实用的理解工具。

与正确再现原文不同的是评注性的参考资料,它们大多是从俄文第二版翻译过来的,很大部分是由政治领导所持的意识形态立场决定的。特别是前言,强调马恩论断的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意义阐释。对内容丰富的30000多条注释资料可以作出不同的评价。它虽然包含很多关于原文文字的富有价值的事实信息和解读,但是,还要注意的是,对事实的陈述和评价通常并没有进行区分。马恩生平事业年表和人名索引中的倾向性的评论也是如此。如果说《马恩全集》德文版还有遗憾的话,那就是没有对原文历史本身和它们当时的成文情况作出说明,因为这种“历史性”是对“经典作家学说的往往是假设的现实性和普遍有效性”的限制。

  五、《马恩全集》德文版在全世界的传播

《马恩全集》德文版是世界公认的研究版。到1989年,41卷书在民主德国平均印了四五次。每次印数都是60000—80000套(总计300多万卷)。该版不仅被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收藏,而且还摆上了许多人的私人书架。它是收录马恩著作和书信最全的德文版,在过去和现在都是马恩著作单行本和文集编纂的文本基础,虽然MEGA的编者们不愿意这么认为。《马恩全集》德文版可以在网上下载,在很多时事评论、还有学术著作、文章、传记、论文等等中是引用和文本阐释的基础,如果相关文章在MEGA中尚未发表,那无一例外都使用这个版本。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马恩全集》德文版各卷还输往大约30个国家。以1963年的出口数为例:第20卷,向31个国家出口1532册;第21卷,向32个国家出口1409册;第27卷,向27个国家出口1567册。出口分布如下:社会主义国家26%,联邦德国24%,资本主义国家50%。

如上所述,《马恩全集》德文版和俄文第二版有着紧密的联系。《马恩全集》俄文版不仅被视为德文版的范本,而且在其他国家也被选作翻译的基础,比如中国的中文第一版。而且莫斯科前进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的评注也建立在俄文版的基础上。但是《马恩全集》德文版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外国出版社逐渐选择该版作为文本的基础。于是就产生了法文译本、意大利文译本、西班牙文译本、日文译本和其他一些外文(波兰文、捷克文、匈牙利文等等)译本。

有意思的是,有些外国译本直到1990年都没有完成俄文版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版的补卷(第40—50卷)的翻译;起初《马恩全集》德文版也是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决定出版几卷补卷,并根据已经出版的MEGA2卷次重编德文版早期的卷次。所以,第一册补卷作为第40卷重印,《大纲》根据MEGA2第二部分第1卷作为第42卷出版,1990年还出版了第43卷,内容是1861—1863年手稿的头几个笔记本。此外,“依据代表马恩研究最新水平的MEGA,重编现有的《马恩全集》德文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第7卷,1982年重编版第XXII/XXIII页)因此,重新审阅了第1卷和第7卷的原文和注释,分别于1981、1982年出版了重编版。柏林马列主义研究院马恩室开始的这项任务所秉持的思想是使《马恩全集》德文版作为研究版出版体现现有的研究水平。

2006年,卡尔·狄茨出版社又重新考虑了这一思想,在我的主持下,协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和马恩研究者一起启动了“重编《马恩全集》德文版”项目。然后首先出版了已经重编的第1卷,撰写了新的前言,介绍《马恩全集》德文版的历史形成条件以及作为研究版的作用。然后是第41卷,即补卷第二卷。但是原文必须重排,因为通过与MEGA的对照发现很多错误。因此,我们要竭力保持引文页码尽可能不变。这一卷和接下来的第8卷附录中的注释是全部重写的。目前,我正在准备新版的第13卷。另外还曾考虑接着重编第43卷和第44卷,收入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其他笔记本,但由于受资金和人员方面的限制,目前只能先放一边,尽管已经考虑重编第20卷和第3卷。

不过,在其他国家,从1990年到不久以前,也有人倡议补充或重编德文版。比如《马恩全集》英文版,由纽约一家出版社出版,现已全部出齐。意大利有两家出版社也在努力补齐意大利文版。最近几年,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书信首次以意大利文完整出版。MEGA2第二部分至今未发表的原文也已翻译成意大利文,法文和日文的翻译也已完成。法国的马恩研究者想走另一条路。他们已经启动马恩全集的项目。在《当代马克思》杂志2007年在巴黎举办的大会上,马恩全集编辑协会主席伊莎贝拉·加洛通报了该项目。按照计划,马恩原文的翻译要进行审核或重译,然后在网上提供完整的电子版。我希望,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说明,《马恩全集》德文版绝对不是“死狗”。

  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在党的委托和学术编辑的双重作用下产生

重新出版马恩全集(MEGA)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的想法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有人提出了。虽然很长时间已经不再有人记得MEGA第一版的精神领袖达维德·梁赞诺夫,但老专家们对MEGA第一版的卷次还是非常熟悉。因此,正如我已经提到的,战后马上重印收入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第4卷,就不足为奇了。还考虑在1953年的卡尔·马克思年再版1939—1941年的《大纲》以及其他一些著作。尽管MEGA第二版到1975年才开始出版,但早在20年前就已经考虑过出版这样一个版本的可能性。令人吃惊的是,俄国和德国的马恩研究者讨论MEGA的时候,《马恩全集》德文版还没有开始出版。因此,我要简要地谈一下MEGA第二版的形成史的几个侧面。

我在上面已经说过,在《马恩全集》德文版出版以前,柏林的马恩室中曾经讨论过计划中的《马恩全集》德文版的性质问题。1954年,有人认为,讨论的结果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出版以俄文第一版为基础的“通俗版”,二是出版“以MEGA为模板”的学术考证版,三是出版篇幅不同于MEGA的研究版。但是“通俗版”显然是“不够的”,而出版完整的MEGA,又不得不考虑到人手和能力的不足。因此,决定集中精力搞一个大约40卷的学术版。然而独立设计一个版本还不能设想,因而决定以俄文第二版为基础。

莫斯科也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能否在出版俄文版的同时开始启动MEGA第二版。这就不仅要同德国方面合作,而且还要同英国和法国方面合作。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遭到批评,会后呼声不断,对俄文第二版已经出版的卷次提出批评,批评其选文标准。在民主德国也有人撰文批评刚刚出版的《马恩全集》第一卷,因为马克思的一些重要的早期著作没有收入。可见,当时的情况就已表明,只有出版一个收录所有著作、文章、手稿、摘录和书信的全集版,才能解决主观的、由党决定的选文标准问题。

1957年,在莫斯科和柏林先后重启了MEGA出版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人们认为,经过重编,现有的MEGA第一版的卷次可以出版。但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在柏林的马恩室,当时只有12个工作人员,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大学毕业文凭,更别提博士毕业了。而且,这个版本的结构应该如何编排,需要有哪些附录资料,都完全不清楚。虽然当时的负责人继续努力为开始编辑这样的版本创造条件,但是党的领导最终未能作出相应的决议。

20世纪60年代初,当人们正在思考柏林马恩室的发展前景时,又重新迎来了关于MEGA事宜的讨论。关于出版一个这样的版本的倡议递到了柏林马列研究院。这在政治上也是可以理解的:苏联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认为,他们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列宁著作的开发和使用,而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则是加强马恩著作的研究。所以柏林马列主义研究院也应成为研究和编辑机构,也就是说,以学术干部强院。1962年,当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作出关于研究院未来任务的决议时,明确提到了要为出版马恩著作的学术版做准备。

我不想具体探讨很多中间环节,这是瓦尔特·乌布里希和赫鲁晓夫之间进行最高级别的通信交流所必不可少的。从此,柏林马列主义研究院关于MEGA的讨论恢复了。大家知道,这个版本应当以不同于其他全集版的编辑原则为基础,必须考虑到编辑科学和实践的最新认识水平。可见问题在于,新的MEGA能否达到新的编辑水准。首先是版本的完整性原则,然后是按年代顺序编排和材料分为四个部分的原则,以及原先的正字法和用语习惯的转换原则。我将在下一讲讲述更多的编辑细节及其意义。我只想提一下,对于这个考虑不无重要性的是科学院在出版歌德全集时所使用的编辑方案。

我想就此结束。1964年夏秋柏林马列主义研究院为MEGA第二版所做的准备工作又是无疾而终,因为高高在上的苏共不为在莫斯科马列研究院开展相应的官方准备工作开“绿灯”。然而,得以达成一致的是,组建一个共同的、双边的编辑委员会,它的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10月在莫斯科召开。

文献

Die MarxEngelsWerkausgaben in der UdSSR und DDR(1945—1968),Hamburg 2006(Beitrge zur MarxEngelsForschungNeue FolgeSonderband 5)

Rolf Dlubek:Frühe Initiativen zur Vorbereitung einer neuen MEGA(1955—1958)In:Beitrge zur MarxEngelsForschungNeue Folge 1992,S43—55

Rolf Dlubek:Tatsachen und Dokumente aus einem unbekannten Abschnitt der Vorgeschichte der MEGA(1961—1965)In:Beitrge zur MarxEngelsForschungNeue Folge 1993,S41—63

Rolf Dlubek:Die Entstehung der zweiten MarxEngelsGesamtausgabe im Spannungsfeld von legitimatorischem Anspruch und editorischer SorgfaltIn:MEGAStudien 1/1994,S60—106

Richard Sperl:MarxEngelsEditionenIn:Editionen zu deutschsprachigen Autoren als Spiegel der EditionsgeschichteHrsgvon Rüdiger NuttKofoth und Bodo PlachtaTübingen:Marx Niemeyer Verl,2005S329—360(Bausteine zur Geschichte der Edition Bd2)

Sperl,Richard,Rolf Hecker:VorwortIn:MEW 1,14Auflage,Berlin 2006,SIX—XXIV

  注释

① 德国档案馆民主德国党和群众组织基金档案(SAPMO),标号:DY 30/IV 2/907,Nr19。

② “彻底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有助于清除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和陈腐观点,加强对反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攻势,通过自己创造性的业绩有助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续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将为提高德国工人阶级阶级觉悟、形成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和他们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指引下的教育,做出重大的贡献。”(《马恩全集》1956年柏林版第1卷第10页。)

③ 关于1964年4月8日马恩编辑现状的信息。SAPMO,SignDY30/IV A2/907,Nr11

(译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