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

关于若干与MEGA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德]罗尔夫·黑克尔 著 金建 译    发布时间:2011-04-06   
分享到 :

在这篇报告当中,要探讨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方面,并与MEGA2的编辑相联系。我在上一讲中已经提到,自1993年以来,已经按照新的MEGA编辑准则出版了17卷(总共出版了57卷)。其中包含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相关评论对此已作出评价。马克思思想的综合性、他的百科全书式的研究以及他的政治和学术活动,都越来越清晰了。下面不应、也不可能全面介绍马克思的认识,只是略作说明。

一、马克思是批判的经济学家

鉴于当今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学术史上首次使用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已知的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皮埃尔·勒鲁在1848年、路易·勃朗在1850年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不经常使用这个概念,手稿中只用过两次。1885年出版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二卷中只出现过一次;在书信中出现过三次。他使用得较为频繁的概念是“资产阶级生产”(bürgerliche Produktion)、“资本主义生产”(kapitalistische Produktion)、“资产阶级”或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概念明显是指资本关系,也就是指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资本化的财产的占有者是资本家,这在150多年前就清楚了。不久前(2008年)汉堡地方法院讨论了“资本家”这一概念。一家机器制造公司因遭到“侮辱和诽谤”而向一名员工和一家网站提出控告。这家公司的律师认为,“资本家”这个词明显带有“负面判断”,是恶言谩骂。

这个例子表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是有活力的,社会史上几乎没有一部与之可比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是同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公司和涡轮资本主义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这些转化形成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和利润率等概念:一个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共同构成。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投入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为了保证利润率不下降,人们可以节约资本,更确切地说,节约可变资本,以进一步获得高额利润。那么,“诺基亚还没有赚取巨额利润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008年,德国的一家工厂尽管赢利72亿欧元,从而使利润率达到25%,但是在2008年还是不得不关闭,因为那里2300名员工耗费的可变资本(v)高于罗马尼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当然,每一种因素,也包括不变资本(c),都作用于利润率,因为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平均只占5%。

MEGA2第二部分马克思《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和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已经基本完成(只差第二部分第4卷第3分册)。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学术和政治意义的事情,也是因为有些卷次是由德、俄、日的学者合作完成的。特别是其中收入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使我们现在可以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实验室”了。新出版的第二部分第11—15卷的说明中证明,马克思是如何认识到关于社会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同时也揭示了马克思的错误和矛盾。

尽管MEGA2的基本原则是,评注只介绍马恩生前的马克思著作传播史,但收入《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三卷的第二部分第15卷的说明突破了这一原则,这篇说明的作者是法兰克福的理论历史学家贝特勒姆·舍福尔德,他引用皮埃罗·斯拉法的观点反驳马克思,也就是说,正如柏林的政治学家米夏埃尔·亨利希在一篇评论中提到的,MEGA2同时也提供对马克思的批判。存在各种对马克思及其著作的批判性分析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大部分批评者都毫无争议地认为,在拥有全集的经典作家中,马克思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很明显,每一代人都需要分析《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起源”。直到现在,“68年那一代”的观点始终彼此针锋相对。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介入讨论,柏林的政治学家米夏埃尔·亨利希根据在最近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研讨班上得出的经验评价说:“讨论虽然还远没有达到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所达到的强度,但是从表面上看,年轻一代的政治上积极的人们,不管他们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根据不同的联系,似乎都学会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上述争论的主题是围绕着对第一篇的基本理解。这里的问题不仅在于,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叙述是否是历史的或者逻辑的叙述或逻辑—系统的叙述,抑或逻辑—历史的叙述占主导;马克思是否或者说在什么时候改变了叙述层面;商品是否一开始就作为货币的价格决定因素或者货币的抽象来分析的;是否考察了简单商品生产或者商品流通。而且还要讨论,随着对价值形式的叙述,在第二版中是否进行了通俗化,马克思是否“隐藏”了自己的辩证方法。所有的讨论都不能忽视,马克思希望以《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为无产阶级反对剥削的斗争奠定理论基础——“这件最可怕的武器”:“我希望为我们的党取得科学上的胜利。”

同样,这部巨著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自19世纪末以来也引起了很多讨论。这里的问题主要涉及马克思对再生产公式的阐释、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变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恩格斯编辑的这两卷的付印稿表明,马克思制定国民经济交换的总体模式、分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形式要复杂得多。马克思用数学方法分析剩余价值率的方案,表明他建立了直到20世纪才开始得到应用的模型。鉴于这些材料,综合关于作者马克思和编者恩格斯之间的关系的讨论,现在可以毫无争议地说,这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

随着这些材料在MEGA2中的发表,我们对马克思所用资料来源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一生中从经济学文献中做了大量的摘录笔记。他计划在关于理论史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四册中总结这项研究。这一计划未能实现,不过留下了一部手稿,并以《剩余价值理论》(MEGA2第二部分第3卷,《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26卷)这个标题而著称。

2008年,英国出版了马克思传记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弗朗西斯·惠恩描述《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成文史的书,这本书现在已经译成中文。这本新出的小册子属于“撼世之书”系列,将马克思的著作列入了亚当·斯密、查理·达尔文和柏拉图等人的著作之列。惠恩撰写了《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孕育”、“诞生”和“来生”。作者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形而上学的思考,马克思失去了简单明了地表达的天赋。这本写得非常流畅的书(没有资料出处),在滔滔不绝的同时,却避而不谈《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初读者不认识的难点。比如,在“孕育”一章,避而不谈马克思1850—1853年在大英博物馆研究时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包括24本摘录笔记(目前已收入MEGA2第四部分第7—9卷),而是大谈马克思一家非常复杂的私生活状况;或者在“诞生”一章,在谈到马克思的方法时,直言不讳地断言,那是“辩证法游戏”。众所周知,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评价很高,在第一卷第二版前言中曾特别予以强调。如果惠恩轻视了马克思的这个提示,那么他就不能对马克思方法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科学源泉及其形成的艰难过程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个缺憾对盎格鲁—撒克逊的文献而言是典型的,遗憾的是,它们的很多出版物都不理睬MEGA2本身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结束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想说几句题外话:不具备《圣经》和世界文学知识,就不能理解《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这是一种同列宁的名言有关的思想。雅典乔吉奥斯·斯塔马蒂斯教授早在两篇笔记(见1998年和2007年《新辑》)中就提醒《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一卷的MEGA编者注意,有些段落虽然弄不清楚,但是可以进行讨论。比如,《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版第107页上写道:“像鹿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这句话是模仿圣经。但是资料部分并没有注明,这来自《圣经·诗篇》第42章:“上帝啊!我渴慕你,像鹿渴慕清凉的溪水。”

二、马克思是哲学家

近几年来,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相关的讨论涉及三个方面。第一,上面已经谈过,马克思是《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作者。第二,他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解,关于这点我还要谈到。还有第三是自1932年,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一直在反复讨论的问题,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他的早期著作中的阐述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出版了早期著作选的新版。首先要提到的是那一卷,即1932年由克勒讷出版社分两册出版的一卷,1953年合为一卷再版。现在(2004年)已出版第7版。汉诺威教授奥斯卡·内格特就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的强烈的现实意义写道:“这些早期著作的典型特征是将经济学范畴和哲学—人类学思考融为一体。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文化是不可分的。这样一来,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性维度,就增加了第二个重要因素: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自然,但没有人的内外部天性也就没有历史。在马克思的晚期著作中几乎再也看不到这一点,马克思在这里阐述的是人通过形成自己的生活联系而形成自我的具体过程。”

我在为《马恩全集》德文版第一卷新写的前言(2007年)中也写道:“首先是青年马克思的批判性反思具有自己独特的重要性,因为其中明显表现出哲学论证的联系,而在晚期著作中则表现得不太明显。思维探索活动的多样性、多层次同时符合逻辑的认识上的进步,以及这些年与此相关的自己弄清问题的过程,很多思想尚未定型,尚未确定方向,在每一种新的历史情况下都提供了联系点,提出了深刻的问题和思考。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7—1844年间的基本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过程有很大不同,但是他们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历史和社会的真正决定力量在哪里?他们都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实际生活的潜在力量如何能成为革命实践的出发点。

在这个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而急剧变化的世界上,他们(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正在上演一出戏剧:一方面生产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则是人的异化和自我异化。同时,这个世界拥有这样一股力量,它们不断地反对现存的一切,并开创废除这种现状的条件。”

我之所以引用这两段长引文,是因为我认为,告诉年轻同志这些早期著作的版本,使他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展道路,进而也能够理解,马克思是如何履行这些政治义务的,是如何取得这些科学认识的进步的,以及是以什么样的动机为基础的,这是十分有益的。

早期著作的一部分,即MEGA2第一部分第5卷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版尚未面世。自1990年以来,已经出版了三本书,都附有注释和试编的一章,供大家讨论。这个场合不适合用来详细讨论《德意志意识形态》非同寻常的编辑史。我们所期待的关键一点是:《马恩年鉴》2003年卷刊登的关于《第一章费尔巴哈》的一组原稿文本清楚地表明,已经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可为研究和阐释这一章提供新的基础。迄今为止,关于《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见《马恩文集》第1卷第512页)的逻辑—系统的结构已经有了六种不同的尝试。现在,这部手稿“作为七个独立的文本予以收入并按时间顺序编排”。因此,赫弗里德·明克勒和杰拉尔德·胡布曼在前言中强调,“对片断的语文学分析可以确定,有些片段的东西曾一度被认为是完成的东西”。⑩  

大家也许还记得,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已经证实《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临时性质。回顾起来,未发表的手稿主要用于作者相互之间“自己弄清问题”,“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很久之后(1888年),恩格斯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始终没有完成:“已写好的一部分是解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在旧稿里面对于费尔巴哈的学说本身没有批判;所以,旧稿对现在这一目的是不适用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从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术语首次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的前言和上述引文中使用。直到1893年,才由弗兰茨·梅林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随后,这个术语在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固定下来。

三、马克思是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

对历史学家马克思的研究,2007年底因MEGA2第四部分第12卷的出版而得到了新的巨大的推动。我选择这卷书为例,是因为它表明,马克思所做的、部分与他的新闻工作有关的摘录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马克思对历史的理解和描述的新认识。该卷收入了马克思在1853年9月—1855年1月所做的迄今未发表的的9本笔记,它们记录了马克思在克里木战争前夜和战争期间的读书情况,是关于外交史和西班牙历史方面的摘录。

莱比锡的历史学家、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工作小组的负责人曼弗雷德·诺伊豪斯在由他撰写的说明中引用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并指出,现代历史学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我不想讲具体的方面,诺伊豪斯明确指出,从这些摘录可以看出,马克思如何建立了比如阶级形成和制度发展史之间的联系、政教分离同实施新的民法典之间的联系、现代军事科学的形成与变化了的作战方法之间的联系、变化了的政治力量对比(比如,因为俄国的强大)与外交政策之间的联系。

柏林政治学家和国际马恩基金会董事长赫弗里德·明克勒举了一个关于马克思进行分析和新闻加工的典型例子:“马克思(还有恩格斯)评论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在于,他们虽然将沙皇制度看成欧洲所有反动派的庇护所,但是在为《纽约论坛报》所写的新闻报道中……始终以军事和外交事实为依据,而不受当时在英国蔓延的反沙皇主义的十字军心态所迷惑。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始终是一个分析家,和宣传的企图保持距离。”

毫无疑问,还有其他历史事件,比如,1848—1849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马克思都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还有那些详尽的摘录,比如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冯·居利希和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克里斯托夫·施洛塞尔的伟大历史著作中所作的摘录,都占MEGA2一卷的篇幅。在编辑MEGA2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相应卷次时,都可能获得关于所有这些问题的新认识,也就是说,在这一研究领域也必须澄清许多问题。

MEGA2第一部分第14卷打开了马克思新闻活动的又一个方面。该卷收入马克思1855年的政论文章。这些文章以前显然没有得到和他的著作同等的对待。现在了解到的情况如下:1851—1862年,通讯员马克思一个人在《纽约论坛报》上发表了465篇文章,其中206篇是社论。我们应当想到,该报的发行量在1854年就已达到约145000份,甚至超过了伦敦的《泰晤士报》。马克思的文章几乎一半是作为社论发表的,这一点就表明,马克思得到了编辑部的高度评价。

在柏林MEGA编辑促进协会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2004年),马克思作为新闻工作者和经济新闻工作者的功绩得到充分肯定。历史学家于尔根·海勒斯在这次研讨会上强调指出:马克思的新闻作品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是当时的批判者,对所有的政治信仰始终充满好奇,对自然和社会感到惊讶。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是要问:马克思想对世人说什么?他试图怎么对自己的周围,尤其是对舆论产生影响?而且提相反的问题也是有意义的:新闻活动和编辑工作如何影响了马克思,影响到他的思想和他对经济、社会和政治进程的分析?”

众所周知,马克思自己就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指出:“由于评论英国和大陆突出经济事件的论文在我的投稿中占很大部分,我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本身范围以外的实际的细节。”(《马恩文集》第2卷第594页)而这是有益的,这也是研究和政论活动的相互作用。MEGA第一部分的其他卷次将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即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马克思传记所用的视野表现马克思的政论活动。

在此,我想作为例子请大家记住1857年10月—1858年初这段时间,即第一次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时期。随着这次危机的爆发,马克思预期爆发一场革命运动,然而并没有爆发。马克思随后认识到,危机和革命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在此以前,已出版的这一时期的著作有MEGA2第二部分第1卷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MEGA2第三部分第8、9卷的书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准备编辑第一部分第16卷和第四部分第14卷,其中包括报刊文章和首次发表的三本马克思总结和归纳景气数据的《关于危机的小册子》。

将来要发表的刊登在《新莱茵报》上的文章(关于这些文章的编辑准备情况,弗朗索瓦·梅利斯曾定期在MEGA编辑促进协会作报告),以及将收入第一部分其他卷次(主要是15—17卷)的很多其他报刊文章,无疑会使人获得很多新的认识,从而将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即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马克思传记所用的视野表现马克思的政论活动。

自1990年以来,重新审核了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的活动、在1848—1849年革命中的活动以及在国际工人协会(IAA,见MEGA2第一部分第20、21卷)中的影响。马克思撰写了这两个组织最重要的文件:《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宣言》(1848年)和《国际工人协会宣言》(1864年)。当然,马克思后来还积极参与了正在组建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党政治,比如撰写了《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1875年)。顺便提一下,这个文件直到1933年才以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产生影响。

马克思对上述组织的政治和世界观产生影响,这在研究中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说人们对马克思的“管理艺术”没有分歧,那么,人们在如何看待马克思对正在形成的工人运动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的问题上则极具争议。西方的研究强调正在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思想意识的多样性。相反,马列主义的研究则坚持认为,马克思及其理论在这些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和政治上起到了突出的、独特的作用。

例如,有人强调指出,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例证。与此相关的概念也经常被混用,比如“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这个概念。马克思自己将无产阶级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称为“世界历史的作用”、“历史的行动”、“解放世界的行为”、“历史的任务”或者“历史使命”。将要出版的MEGA第一部分的几卷将有助于历史地解释有组织的工人运动中的动力,摆脱对马克思的过分中心化,还参与者以公正。

此外,马克思在他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年)、报纸通讯、公开信(比如,1864、1865年分别给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和安德鲁·约翰逊的信)以及国际工人协会的其他文件中所作的政治分析表明,必须本着最根本的阶级利益坚决为民主和社会进步而斗争。

2007年,马克思的文章《雾月十八日》重新出版,由弗伦斯堡大学社会学教授豪克·布鲁恩霍斯特作序。布鲁恩霍斯特在序言中强调了这篇文章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是“20世纪社会学和历史学革命理论的先驱。革命并不限于公法和政治”。其次,它“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著作,因为它的主题是革命转向反革命和独裁主义。被背叛的革命和专制国家是宏大的主题,……作为更深层的阴影以及不可想象的倒退,伴随着20世纪的那些技术、社会和政治进步”。第三,“《雾月十八日》不仅对于历史编纂学、社会学和政治理论,而且对宪法理论和议会民主理论来说也是经典的、永远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献”。第四,很久以来,《雾月十八日》是被后现代的、后结构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家重新发现的,但是,马克思几乎没有一部著作像这部著作那样,使伟大文献与经验研究相互交叉,以致虚幻和现实之间明确划分的界限动摇了,这篇文章作为社会的语言清晰可见。

布鲁恩霍斯特尽管开了一个不长的参考文献清单,但是他的说明未涉及马克思也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在德国西部已经被人遗忘了几十年,现在还管用吗?“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已经过时了吗?改革和革命的相互作用作为政治行动的指南还具有现实意义吗?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应当针对原因,而只应当针对原因产生的影响吗?——这些问题在社会学分析中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社会学分析使马克思的政治理论“适用于”学术。

四、马克思和自然科学

早在1925年,为纪念恩格斯逝世三十周年而出的纪念文集《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序言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个人,比他的天才朋友更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伟业(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恩格斯花时间进行了全面的自然科学的专门研究,从而得以撰写了《自然辩证法》。”应当提醒大家记住的是,就在那一年,梁赞诺夫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发表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德国自然科学家尤利乌斯·沙克瑟尔在莫斯科参加了辨认,而数学家埃米尔·尤利乌斯·龚贝尔则辨认了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关于马克思的自然科学研究当时几乎无人知晓。

在德国哲学家、原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安娜利斯·格里泽的领导下,不但在MEGA2第一部分第26卷重新发表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而且在第四部分第31卷收入了马克思1877—1883年所做的有关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摘录和恩格斯1877—1883年的自然科学研究。MEGA2中共有10卷发表1874—1883年的摘录,其中几乎一半是马克思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研究,即在总共435个MEGA2印张中占210个印张。它们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上引的1925年的评价也将进一步修改。

安娜利斯·格里泽用下面的话概述了已经开始和即将面临的研究任务:“对马克思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整个创作和他在19世纪科学史上的地位。马克思1870年以后所做的关于物理学、地理学、矿物学和化学方面的大量摘录,无论过去和现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根据这些摘录应当弄清,它们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占据了当时的自然科学思想的高峰,他的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哪里,与他的社会理论研究是怎么结合的。”因此,我们更加关注马克思思想中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史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问题。

五、“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我要回到在第二讲中已经谈及的所谓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柏林的MEGA编辑卡尔-埃里希·福尔格拉夫和于尔根·容尼克尔1994年提出的问题“马克思说的是自己的话吗?”首先犯了众怒,然后引发了一场持久的争论。一方面,这个问题并非新问题——考茨基早在1926年就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恩格斯……并非总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思路,因此并非总是根据马克思的思路整理和编辑手稿”;另一方面,MEGA编者自己也碰上了这个问题,因为在MEGA2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第一卷编辑完成之后,就面临如何编辑马克思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的问题,而这些手稿是由恩格斯编辑出版,因而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本身。这个问题涉及马列主义中已经固定的教条或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牢不可破的共性的神话,这种看法最终必须去除,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找到不同的评价,尽管他们的创作在总体上是密切相关的。

在东京的一次《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研讨会(1994年11月)上,纽约大学的波特尔·奥尔曼就此提出了几个问题。他在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不同的学术人格的同时,问道:为什么他们能够撰写共同的文章?恩格斯为什么写了一些报刊文章,能署马克思的名字?马克思和恩格斯面对第三者为什么从不发表不一致的意见?英国政治学家、国际马恩基金会编辑委员会成员特雷尔·卡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他列举了十种可能性,开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一个声音说话”,然后是产生意见分歧和各抒己见,最后是着迷,即共同着迷于一种思想。他的结论是:必须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政治世界的同情和认同,以及对他们的言行的怀疑之间找到绝佳的平衡点。

现在已经尝试,在MEGA2第二部分第 11—15卷作出不同的回答,具体说明,恩格斯是怎样编辑《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这两卷的,他在哪里出了差错和/或者作了补充,作了细化等等。在此,编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个结论考虑到,一方面,恩格斯只能编辑现有的马克思草稿,另一方面,他在编辑原文时加入了自己的解释,而这样的解释不一定能反映作者本人的思想。

政治学家米歇尔·克雷特克在于日本举行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研讨会(2005年11月)上,也得出了一个临时性的结论:随着马克思所有手稿的出版,“对恩格斯的过分指责(包括韦尔纳·桑巴特的看法)才能真正成为过去。只要这些手稿没有发表,这种批评就是纯粹推测的,其依据是以往能简单证明伪造了马克思的原稿。现在人们也只能认为这种批评是站不住脚的”。

  结束语

我们通过六次讲座讨论了马恩遗著及其发表的历史。我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章、书信、手稿和研究材料的编辑不是一个简单顺畅的过程。不仅政治内涵,而且编辑学的发展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遗著和文本不仅保存在研究机构手里,而且还保存在私人手里。很多人都以巨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参与了这些任务。我在讲座中不能一一列举所有人的名字,但是我非常尊敬所有这些参与者。我还对世界各地为马恩著作的传播而作出努力的人们表示敬意。翻译马恩的著作是传播马恩著作的基础。在此我不仅要感谢你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首先要感谢你们日复一日地将马恩著作翻译成中文出版这项不能速见成效的工作。我预祝你们这项编辑出版60卷本的工作取得巨大成功!

注释

① 罗·黑克尔:《马克思是思想家。1990年以来关于生平和传记研究的新成果》,马克思逝世125周年纪念,“海勒·潘克”协会编,2008年柏林版(《潘克会议报告集》第116号)。

② 米·亨利希:《怎样读马克思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关于阅读和评论〈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开头部分的指南》,2008年斯图加特版第12页。

③ 马克思1859年2月1日给约瑟夫·魏德迈的信。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9卷第554页。后来,1866年2月20日,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亲爱的,你明白,在像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绝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1卷第185页。

④ 弗·惠恩:《马克思〈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⑤ 沃·比亚拉斯:《围绕马克思早期著作的争论。一个东德人的回顾》,载于1997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第 5—30页。

⑥ 奥·内格特:《引言》,载于《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2004年斯图加特版第18页。

⑦ 《马恩全集》德文版第1卷,柏林2007年版,第XX页。

⑧ 见《关于马克思第一次滞留巴黎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产生过程的研究》1990年特里尔版(《马克思故居丛书》第43期);《MEGA研究》1997年第2期;另见郑文吉:《〈德意志意识形态〉和MEGA编辑》2007年首尔版。

⑨ 见英·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流传史和用原文的第一次发表》,载于1997年《MEGA研究》第2期第32—48页。另见罗·黑克尔:《卓有成效的合作: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和莫斯科马恩研究院。1924—1928年》2000年汉堡版专卷第2卷第68—74页。

⑩ 《马恩年鉴》2003年卷第63页。

(译者单位:中央编译局)(本文编辑删除了部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