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的版本演变及国际传播
摘 要:
1937年4月至7月,毛泽东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讲授哲学课程。《实践论》是根据讲课提纲整理的《辩证法唯物论》中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毛泽东亲自修改独自成篇,成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80多年来,《实践论》一文以多种语言文字数次在国内外出版发行,表现出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1937年4月至7月,毛泽东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讲授哲学课程。《实践论》是根据讲课提纲整理的《辩证法唯物论》中的第2章第11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这一节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内容修改、完善,以及多次文字的细微处理,《实践论》从此独自成篇。和《辩证法唯物论》的其他一些章节相比,《实践论》这一节内容详细、充实,具有较完整的逻辑结构,成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从1937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实践论》在内容方面的一些变动主要体现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以及《实践论》多次出版的各个版本中,通过研究这些不同版本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篇著作折射出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演变。与此同时,《实践论》一经问世,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深远。因此,对其进行版本考证以及国际传播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实践论》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
(一) 《实践论》的创作背景及理论基础
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主要内容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诞生是建立在对过去错误路线的批判基础上的,毛泽东为此也作了长时间的理论准备。
1. 《实践论》是毛泽东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1]1]
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自成立即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理论准备和革命斗争实践经验不足,对中国革命许多基本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对革命斗争中敌我友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及革命态势的紧急变化缺乏有效应对策略,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致使中国革命屡遭惨重损失。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又处于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复杂态势中,国内外各种矛盾相继产生,各种政治力量尖锐斗争。面对这些复杂情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得不着手批判过去的错误路线,以期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全党、武装全党,统一全党认识,迎接新的革命形势。《实践论》就是毛泽东从哲学理论高度批判错误路线的世界观,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教育党员、提高全党理论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代表著作之一。
2. 《实践论》的诞生是建立在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人艰辛的实践探索和毛泽东大量理论准备基础上的
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始终是将其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致使中国革命跌入低谷,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再次遭到严重失败的考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毛泽东从哲学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实践基础,毛泽东为此也作了大量理论准备。
早在1929年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期间,毛泽东就向中央写信,请求中央将布报、《红旗》《列宁主义概论》《俄国革命运动史》等党内出版物寄来,用以提高党员理论常识。[2]长征途中,毛泽东想方设法收集和阅读马列著作,1931年红军打漳州时意外收获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译本;《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都是毛泽东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的马列著作。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因环境稳定、条件改善,毛泽东投入了大量精力来读书,特别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了十几种哲学书。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他在1936年10月访谈毛泽东时碰到的一件事:“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3]
除了阅读,毛泽东还写下了大量批注,有的是对原著的精辟概述,有的是表达赞同的评语,也有对原著观点的批评和引申,特别是有许多联系中国实际作的发挥。[4]其中,对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批注文字最多,从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他先后在这本书的两个版本上用毛笔、红黑蓝铅笔在空白地方写下近13000字的批注。毛泽东还在米丁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艾思奇著的《思想方法论》等书上作大量批注,并评价《社会学大纲》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把它推荐给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9月,他在读完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后写信给作者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5]112
这期间,毛泽东还继续收集并阅读了《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理论与策略》等马列著作。到1937年4—7月在抗大讲授哲学课程时,毛泽东已经能娴熟地运用马列著作中的一些经典论断来佐证和阐述他的思想理论了。仅《实践论》部分即引用了5条马列著作中的原文,还有3处是对原文的重新表述,这些内容分别来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也是毛泽东写作《实践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在文中,他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为例,批判了孔孟、朱熹为代表的知先行后的唯心主义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家墨子、荀子、王夫之等为代表的行先知后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科学地阐明了知和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特别是知行关系的问题至此可以说得到了解答。
毛泽东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实践论》由此诞生。
(二) 《实践论》的版本演变
1. 新中国成立前《辩证法唯物论》主要版本介绍
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看,笔者还没有发现新中国成立前单独以第2章第11节为内容并以《实践论》为书名的单行本出版过,各种类型的毛泽东著作汇编本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未见收入这一节或讲课提纲的全文。1讲课提纲全文曾以《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辩证法唯物论》为书名出版过单行本。
其中,以《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为书名的版本比较常见的有1937年9月的油印本以及八路军军政杂志社1940年、冀鲁豫书店1943年出版的铅印本。这些版本都没有署名“毛泽东著”。
以《辩证法唯物论》为书名并署名“毛泽东著”的版本常见的有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2年、丘引社1946年3月出版的铅印本。前者是目前可见以《辩证法唯物论》为书名由我党内出版机构出版的较早版本。后者虽然仅收入全文的第一、二两章,但据分析,这是由民主党派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1946年,中国民主促进会所属“华夏”书店曾以“拂晓社”“丘引社”“知识出版社”等不同的化名大量出版毛泽东著作和介绍解放区情况的读物,本书是其中一种。在书的前言中,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的周建人以笔名孙鲠介绍:本书是在重庆友人赠送的1944年9月一个报社出版的版本基础上翻印的。他在前言中写道:中国当时出版的辩证法唯物论著作多为国外译本,书中“所举的例证是照他们的社会环境里的读者的需要而写的,因为中国的情形有些不同,举例不大熟知”[6]。他认为本书内容弥补了这些缺陷。
丘引社1946年3月版由民主党派领导的出版机构出版,经与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2年版比对,这两个版本在第2章第11节“实践论”这部分除个别文字表述上的不同以外,丘引社版第2章第11节第6自然段,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各版《实践论》一文的第8自然段,在“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前面多出“了解各个客观过程间的内部联系”,目前常见的新中国成立后流传的《实践论》各版本中都没有这句话。笔者认为这句话同前一句“了解这一过程与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有意思的重复,因此,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版《辩证法唯物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流传的《实践论》的表述更为准确精练。
2. 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论》的独立成篇及内容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对讲授提纲全文中的第2章第11节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这个章节名原为“实践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修改后发表的各版均用“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为著作名,正文进行了内容的增写、删节、改写,重新选用了例证,对引文进行了校订和文字改动,等等,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比对。[7]这次修改虽然涉及内容很多,但《实践论》一文的观点和结构没有原则性改动,经过毛泽东反复斟酌、慎重选择、认真校阅,文章总体上观点更明确、理论更深刻、例证更科学、表述更准确,可视作《实践论》这篇著作独自成篇的开始。
定稿后的全文首先以俄文于1950年12月在苏共中央的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第23期全文登载,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编辑部的评论。随后的12月29日、30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中文全文和《真理报》编辑部评论文章的中文译文。1951年1月,人民出版社、西北人民出版社曾出版单行本,均以《人民日报》发表的版本为刊印依据。
1951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将《实践论》编入,再次经过了毛泽东的修改:一是,将引文“实践是认识论的第一与基本的观点”改为“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一些文字表述的修改,比如将通篇的“与”“及”改为“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公布的毛泽东1951年3月27日写给李达的信中说“将太平天国放在排外主义一起说不妥”[5]407-408,建议“出选集时拟加修改”[5]408,但《毛泽东选集》第1卷及之后出版的各版本对此并未作任何修改。
《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发行后,陆续仍有该文的单行本出版,一些毛泽东哲学主题的著作汇编本在出版时均收入本文。笔者将1952年7月人民出版社单行本同1951年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对比,发现有两处修改:一是在第8自然段“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一句后增加了“(即飞跃)”;二是将第19自然段的引文“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改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经对照之后出版的单行本以及收入本文的毛泽东著作汇编本,比如196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四篇哲学论文》、1991年修订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基本可以认定,1952年7月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的这些修改是本文的最后一次修改。1991年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修订出版时,第19自然段的引文“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的新译文应为“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编者也未对原文作任何改动,只是用注释的形式对其作了说明。
1937年,写作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主要内容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是毛泽东研究哲学新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经毛泽东一次较大修改以及多次语言文字、引用内容的完善,新发表的《实践论》标志着毛泽东哲学理论水平达到新的思想高度。
二、 《实践论》的国际传播
《实践论》中文版被收入新中国成立后两版《毛泽东选集》、1986年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上)》等毛泽东著作集,还被收入1964年出版的《毛主席的四篇哲学论文》、1970年出版的《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等毛泽东哲学类专题文集。据此翻译出版的各外文版也全部收入本文。
相比较而言,《实践论》中外文单行本出版情况更为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曾出版单行本150种以上,其中汉文版(含中英对照本、中俄对照本、注音本及线装竖排本等)20多种、少数民族文版20多种、外文版100多种、盲文版2种(中国出版一种、日本出版一种)。[8]
其中汉文版主要出版机构是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比较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1952年,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日报》1955年7月1日消息稿称,截至当时,由国家出版机构出版的《实践论》已发行130多万册。
少数民族文版涉及文种主要有:维吾尔文、蒙古文、哈萨克文、朝鲜文、藏文、托忒蒙古文等,出版时间集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机构主要是民族出版社和新疆人民出版社。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少数民族文版是1951年6月新疆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维吾尔文版。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多个《实践论》外文版单行本,面向国际社会发行,包括俄文、英文、波斯文、印尼文、缅甸文、日文、越南文、罗马尼亚文、阿拉伯文、法文、西班牙文、荷兰文、葡萄牙文、乌尔都文、印地文、泰文、意大利文、蒙古文、豪萨文、斯瓦希里文、世界语等21个文种。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很多外国出版机构也大量出版外文版单行本,目前已知的,曾经出版过《实践论》外文版单行本的国家有:日本、越南、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泰国、锡兰、朝鲜、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英国、法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意大利、瑞典、丹麦、苏联以及其部分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伊朗、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美国、古巴、智利、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蒙古、塞浦路斯等40多个国家。另有世界语协会出版了世界语版。1951年1月,苏联国立政治读物出版局出版的俄文单行本是最早由国外出版机构出版的外文单行本,第一次印量为50000册。[9]
以下分地区对国外机构出版的《实践论》外文单行本的情况及其产生的国际影响进行举例说明。
(一) 在亚洲
在亚洲多个国家以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实践论》单行本中,日本在出版机构数量、出版版本种类、出版时间跨度上最为引人注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日本出版机构出版的单行本(有些包括《矛盾论》等其他文章,有些包括学习体会)有:
编译者 |
书名 |
出版地 |
出版机构 |
出版时间 |
页数 |
|
《实践论》 |
京都 |
三一书房 |
1951年 |
|
|
东京 |
民主新闻社 |
1951年 |
108页 |
|
尾崎庄太郎编译 |
《实践论及其学习》 |
东京 |
中国资料社 |
1951年 |
122页 |
|
《实践论 矛盾论》 |
东京 |
国民文库社 |
1952年 |
不详 |
|
《实践论 矛盾论》 |
东京 |
青木书店 |
1954年第1版, |
不详 |
|
《实践论 矛盾论》 |
东京 |
岩波书店 |
1957年 |
112页 |
|
东京 |
理论社 |
1959年 |
128页 |
|
山口一郎、浅川谦次、 |
《孙文 毛泽东(三民主义、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 |
东京 |
河出书房 |
1961年 |
不详 |
|
《论文集——实践论等》 |
东京 |
河出书房新社 |
1961年 |
141页 |
|
东京 |
理论社 |
1962年 |
||
毛主席选集刊行会译 |
《实践论 矛盾论》 |
东京 |
大月书店 |
1963年 |
134页 |
|
《实践论 矛盾论》 |
东京 |
角川书店 |
1965年 |
不详 |
|
《实践论,矛盾论等二篇——毛泽东哲学论文选》 |
东京 |
角川书店 |
1965年 |
164页 |
|
《实践论 矛盾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
东京 |
河出书房 |
1967年 |
不详 |
|
《实践论 矛盾论》 |
东京 |
讲谈社 |
1972年 |
225页 |
|
《毛泽东谈哲学问题》 |
东京 |
现代评论社 |
1975年 |
246页 |
|
《哲学四篇》 |
东京 |
东方书店 |
1976年 |
|
|
《毛泽东〈实践论〉入门》 |
东京 |
长崎出版社 |
1977年 |
203页 |
|
《实践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108页 |
由于《实践论》一文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学界以及人民群众普遍比较关注毛泽东这篇哲学著作,认为《实践论》对日本人民“是有极其重大意义的理论武器”[10]。比如,1968年,日本中国研究所中国政治和教育研究专家新岛淳良在其《毛泽东辩证法的一些问题》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实践论》的伦理结构问题。[11]172-1771979年,日本学者藏原惟人以《实践论》为研究对象批判毛泽东在哲学上的缺陷,引发了日本学者田坂静夫、大井正于1980年展开的反复论战。[11]1-571967年,日本青年自发组织“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定期集中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等著作。[12]1977年,日本教师黑崎保在一篇题为《我的一本书》的文章中写道:“我的房间里,书、杂志、报纸及其他资料堆得像座小山,但有一部书总是放在身边的,这就是四卷《毛泽东选集》。特别是第一卷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教导我反复思考,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事物。”[13]
在越南,真理出版社曾于1951年、1954年、1957年、1958年、1964年、1966年六次出版《实践论》越南文单行本,其中,1951年版有“胡志明译”的署名。据1955年7月1日《人民日报》消息稿的报道,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曾亲自把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译成越南文字出版。1951年7月,越南《人民报》发表了胡志明撰写的《读实践论·笔记》一文,编者按语称:“《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撰写的一篇十分重要的哲学著作。现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党员正在对它进行研究。为了帮助读者和全党同志便于研究《实践论》,C.B.同志(胡志明笔名)采用越南式的说法将著作概述如下。”[14]
亚洲其他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缅甸、朝鲜、巴基斯坦等分别出版了各自国家文字的单行本。印度出版了英文、印地文、马拉亚朗文、泰卢固文四个语种的单行本,锡兰出版了泰米尔文、僧伽罗文两个语种。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各自以阿拉伯文出版了单行本。
(二)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欧洲,早在1951年,英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杂志《劳动月刊》二月号即刊登了本文的英语译文。[15] 法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杂志《共产主义手册》刊登了法语译文。[16]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杂志《社会科学评论》第二期刊登了匈牙利语译文。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理论和政治杂志《阶级斗争》第一期刊登了罗马尼亚语译文。[17]瑞典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理论杂志《我们的时代》从1948年起陆续刊载了包括《实践论》在内的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领袖们的著作。[17]
1951年,英国伦敦出版了《实践论》英文版单行本。以上列举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均以各自国家的语言文字出版了单行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属的迪茨出版社分别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59年四次出版德文版。法国科隆坡出版社出版了法文版,卡利玛出版社出版了葡萄牙版;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出版捷克文和斯洛伐克文版。另有丹麦、匈牙利、意大利、瑞士、瑞典等国家出版了外文单行本。
美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理论月刊《政治问题》四月号于1951年刊登了本文的英语译文,[15]1953年出版了英文版单行本。
1951年,澳大利亚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共产主义评论》月刊自五月号起连续刊登了英语译文。[1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澳大利亚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马列主义者)多次在其机关报刊《先锋报》《澳大利亚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人》上发文号召学习《实践论》。文章认为:《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最精辟的、系统的阐述”,它们“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的思想豁然开朗”。[18]“给全世界工人、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提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这两部经典著作包含着有关认识的学说和发展的规律的最全面和最系统的论述。”[19]1968年,新西兰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总书记威尔科克斯在6月出版的《新西兰共产主义评论》上发表文章《学习毛主席对辩证法的新贡献》,号召全党学习《实践论》。[20]
(三) 在拉美、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拉美,古巴、智利、哥伦比亚分别出版了西班牙文版单行本。其中,古巴《解放日报》早在1961年或更早时候即刊登了《实践论》的全文[21],1963年首次出版发行单行本时印刷了50000册。[22]1966年7月31日,毛泽东接见参加北京物理讨论会的各国科学家。哥伦比亚科学家甘巴在接见时随身携带着一本《实践论》;接见以后,他又拿出来阅读。他说,毛主席指导革命的理论,不仅对本世纪,而且将千年万载地起到它的伟大作用。[23]
非洲国家以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独立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相对起步较晚,目前已知较早的有埃塞俄比亚,于1976年在报纸和杂志刊登《实践论》的阿姆哈拉语译文,在亚的斯亚贝巴出版了阿姆哈拉语单行本。[24]
非洲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认为从《实践论》等毛泽东著作中获取了反对殖民主义与外国奴役的实践勇气和理论指导。正如桑给巴尔非洲—设拉子党青年部副主席赛义夫·巴卡里所说的:“毛主席的事业和著作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对所有被压迫的人民是巨大的帮助。”[25]一位桑给巴尔新闻工作者在读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后说:毛主席“用普通劳动者易懂的方式解释了最深奥最复杂的哲学问题。”“毛主席的理论虽然谈的是中国革命,但是非常适合我们非洲的情况。”[26]西南非洲民族联盟泛非和外交事务书记韦尔纳·马穆格韦说:“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我们就能够清楚地了解被压迫者和压迫者之间的矛盾。”[25]曾经访问过中国的多米尼加青年何塞·加西亚和纳波莱昂·马丁内斯在撰文中称: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战争和战略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以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和论述统一战线等问题的著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和世界革命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27]
另外,《实践论》还曾以特别少见的马尔加什文和巴斯克文出版单行本,受到使用马尔加什文的人民和位于比利牛斯山西部大西洋沿岸的巴斯克地区人民的欢迎。由此可见,《实践论》一文的国际传播之广泛。
三、 结语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初步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典范之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1937年以后十几年革命斗争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新的认识对《实践论》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补充、完善,至此,这篇著作独自成篇并广泛传播。
1951年《实践论》重新发表引起国内国际强烈反响。在国内,以李达为代表的一批学术、理论工作者撰写大量学习体会文章,广大干部和群众纷纷结合各自本职工作阐述其指导意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艺、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实践论》成为全党全国开展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著作,通过学习领会,其实践指导意义也不断凸显。国际上,亚、欧、美、非、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主动翻译出版本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论》单行本,连同我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外文版种数占《实践论》单行版本总数的三分之二,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于世界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来说,《实践论》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80多年来,这篇经典著作在国内外显示出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经受住了历史实践的检验,也必将在新的实践检验中继续得到证明。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作为一部“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哲学著作”[28],《实践论》在新时代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 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N].人民日报,1950-12-29(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84.
[3] 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67.
[4] 忻中.毛主席读书生活纪实[J].社会科学战线,1981(4):8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 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M].丘引社,1946:前言.
[7] 刘跃进.毛泽东著作版本导论[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445-454.
[8] 蒋建农等.毛泽东著作版本编年纪事(上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80.
[9] 苏出版“实践论”译本[N].人民日报,1951-01-14(1).
[10] 世界人民热爱毛泽东著作[N].人民日报,1966-06-12(4).
[11] 王乐夫译、马宁校.日本学者论《实践论》、《矛盾论》[M].广州地区高等院校哲学教研组,1981.
[12] 日本青年热爱毛主席著作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N].人民日报,1966-06-01(4).
[13] 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著作各种外文版发行五大洲已达三千多万册[N].人民日报,1977-09-10(6).
[14] 友谊的丰碑——读胡志明主席发表的对华文章[N].人民日报,1998-01-11(3).
[15] 美英两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杂志刊载毛主席的《实践论》[N].人民日报,1951-06-07(1).
[16] 法、英、美、澳各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重视学习中共历史文献和领袖言论苏联科学院图书馆为中共三十周年赠书中苏友协[N].人民日报,1951-06-30(4).
[17] 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大量出版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领袖著作印度人民普遍欢迎毛主席刘少奇著作[N].人民日报,1951-07-03(4).
[18] 澳共(马列主义者)机关刊发出号召认真学习和运用《实践论》《矛盾论》 毛主席的这两篇重要著作对澳大利亚共产主义运动有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1966-09-15(5).
[19] 希尔主席热烈赞扬毛主席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N].人民日报,1967-08-24(5).
[20] 学习毛主席对辩证法的新贡献新西兰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总书记威尔科克斯同志发表文章,论述毛主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伟大发展[N].人民日报,1968-07-17(3).
[21] 古巴报纸刊载毛主席著作[N].人民日报,1961-07-19(5).
[22] 古巴连续出版毛主席著作〈实践论〉和〈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发行各五万册[N].人民日报,1964-02-15(1).
[23] 记四大洲各国科学家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N].人民日报,1966-08-06(2).
[24]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继续举行活动悼念毛主席毛主席为被压迫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埃塞俄比亚出版毛主席著作的阿姆哈拉语译本[N].人民日报。1976-11-06(5).
[25] 桑给巴尔青年领袖热情表示珍视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著作对所有被压迫人民是巨大的帮助西南非洲朋友说毛主席著作是非洲人民获得无穷勇气的源泉[N].人民日报,1966-07-09(5).
[26] 桑给巴尔人民赞扬中国文化大革命对各国人民具有重大意义毛主席是世界人民最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著作是革命者普遍适用的指南[N].人民日报,1966-07-08(4).
[27] 毛主席著作照亮了多米尼加革命道路多米尼加青年热烈称颂毛主席是当代世界革命的伟大领袖[N].人民日报,1966-08-14(4).
[2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98-99.
注释
1《毛泽东著作版本编年纪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称:1945年11月渤海日报社印行的《整风参考资料》收入讲课提纲,取篇名为《实践论》。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