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兴趣爱好
陈云革命生涯七十余年,参与过党和国家的许多重大决策,多次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同他的功绩相伴相生,陈云生活情趣丰富,并一直保持到晚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陈云,了解伴随他一生的兴趣爱好。
挤时间读书。这应该是他的头等爱好。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陈云提高到了党性的高度,认为:“学习是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员的责任”,“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无论工作怎样繁忙,斗争环境多么险恶,陈云都能想方设法坚持读书学习。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说:“陈云同志有‘挤’的经验,他有法子‘挤’出时间来看书、来开会。”可以说,陈云是挤时间学习的典范。
陈云曾就读的原练塘颜安小学(现为练塘中心小学)
从小陈云就热爱学习。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和店员后,他阅读了大量图书,学习、接受了各方面的知识。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陈竹平曾回忆道:“我当时与陈云一起工作,一起住宿。来商务当学徒后,陈云还是保持着刻苦自学的精神。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起身读书、写字、学英语;晚上下班后,回到宿舍也要读书写字到深夜,成年累月从未间断过。‘五卅’惨案以后,……他进一步学习俄文,研读马列主义和苏联革命的进步书籍,如《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宣言》《辩证唯物论》《唯物史观》等等。这些进步书籍有时不宜在公开场所阅读,他就躲到厕所里去读。”
坚持学习是他一生的追求。余建亭在《向陈云同志学习什么》一文中指出:陈云在“延安时期,从不打扑克,也不跳舞,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学习起来很认真。认真地读原著,认真地读参考书籍,认真地做笔记。学习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虚心向理论界的同志请教。”“一有空就学习,这已成为他一生不变的生活习惯”。“文化大革命”中,陈云被疏解到南昌,他的秘书萧华光回忆:“陈云在南昌的近3年时间里,除了去工厂参加班组会和参观农村外,其他时间就是在住所看书,特别是看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写的有关新经济政策和党内民主生活方面的著作,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党内民主集中制问题。”陈云的子女在纪念父亲的文章中也写道:“父亲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以至由于工作和学习过于繁重、紧张而病倒过,流鼻血的毛病就是那时发作的。”
纵观陈云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结合工作实践需要,始终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补充、拓展新的知识,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伴随了他的一生。
坚持读报听广播。收听广播和读报,是陈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他及时获取外界信息动态的重要渠道。他每天早晚都坚持收听半小时新闻联播和十五分钟的国际新闻。退休后,直到病重住院,他都没有改变这个习惯。他听新闻非常认真,从不放弃任何细节,有时听了重要新闻,就会及时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要他们注意。有时没有听清楚某条新闻,他会反复听好几遍录音,直到听清楚为止。
1984年2月2日,陈云在看《人民日报》
读报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习惯,常看的有《人民日报》《红旗》《参考消息》《参考资料》等,他认为,只有既看日报,又看《参考消息》,才能知道国内外的大事。
听评弹。陈云同志酷爱评弹艺术,他从12岁开始听评弹。先是跟舅舅在茶馆里听,后来大人不去就自己去,靠在墙边站着听,他风趣地说,这叫“戤壁书”。投身革命后,陈云日理万机,没有时间听评弹。1959年,他患心脏病休养期间,才开始重新听评弹。
1979年2月在北京听评弹
陈云对评弹的喜欢,源于评弹的表现形式。他曾说过,评弹曲调优雅,词非常美,弹词就像中国其他戏曲一样都是诗,而且诗的句子非常对称,是经过多少代文人不断锤炼以后形成的。
在评弹听众中,陈云听评弹书目之多,在全国恐怕是独一无二的,评弹界尊称他为“老听客”。他手头保存的评弹艺术资料极为丰富,有录音带,有脚本,有文字资料。后来,他无论是到外地,还是有病住院,七百多盘评弹磁带,四台轮流使用的老式放音机,是必备的物品。
陈云不仅听书、评书,还经常就评弹艺术的一些问题,与评弹工作者交换意见。1981年,他向评弹界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要求,指明了评弹事业健康发展的方向。1983年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1997年出版了增订本)一书,就是选编了他对评弹的谈话、文稿和书信。
书法情缘。书法是陈云的另一大喜好。上小学时,每天都是晨起先练大字,然后再去上学。后来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和店员,也是早晨先写一个小时毛笔字,然后再到店里上班。
陈云在练书法投身革命后,工作的繁忙使他无暇顾及练书法。从八十岁开始才恢复练写毛笔字,一直到八十九岁。开始时每次都是站立悬腕练上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左右,以后随着年纪增大,按照医生意见减为二十分钟,最后减到十分钟左右。练习书法也是他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陈云最爱书写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还爱书写唐诗里的一些名句,如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等。
1985年,陈云书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竹情怀。陈云十分爱竹,尤其爱云栖竹林。每次去杭州休养时,陈云都喜欢到这里散步。他还为之亲自题名“云栖竹径”四字。
1986年4月,陈云在杭州云栖竹径漫步
陈云曾写过“未曾出土先有节,及至凌空尚虚心。”他还爱书写郑板桥的一首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相扶持。明年更有新生笋,十丈龙孙绕凤池。”这些也许能够说明陈云爱竹的原因,也反映出他淡泊、宁静的品格。
此外,陈云爱散步,他说:“散步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还可以思考问题。”他还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编了一套体操。
陈云的兴趣爱好与他为党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他的兴趣爱好为革命事业储备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境界,为更好地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助力。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来源: “百年辉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