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红相册,铭记一个不朽的名字 ——评系列微纪录片《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一提起他,无数中国人的心中就会涌起难以抑制的崇敬和深情。周恩来的故事太多太多,以往拍摄过的纪录片也有很多,许多内容观众并不陌生。那么,系列微纪录片《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长中拍出引人入胜的内容和新意呢?创作者别具匠心,独辟蹊径,讲述的是一张张照片背后浓厚的情感和浓重的情怀,传递着周恩来这个光荣而不朽的名字带给我们的温暖与自豪。
一、小切口有大纵深
《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讲述了周恩来从出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18个故事。从童年生活到出任政府总理,在50年的岁月长河中,周恩来的丰富阅历,即使在第一代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人中也是很少有的。该片十分巧妙地选取了18个别致的“瞭望孔”,吸引人们在分点观看中连片观察,对周恩来独特而非凡的人生经历进行整体把握和重点分析。
比如,讲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不能不讲到他的童年生活。周恩来总理自己说过:一个人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和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我是江浙人》《两个母亲》两集基本上让我们看到了童年周恩来在家庭和家乡所受影响的方方面面。在《我是江浙人》中,周总理以和鲁迅先生同祖同宗为荣,同时又对家乡淮安一往情深,他说“我生长在淮安,满嘴的淮安口音”,“我要等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而在《两位母亲》中,“生母万氏性格开朗,遇事精明果断”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嗣母陈氏不仅教周恩来识字读书,还经常给他讲爱国故事以及家乡淮安的人们自古以来“急公好义”典型的人和事,使周恩来从小就萌发了“甘当人民公仆的高尚志向”。总之,周恩来这样伟大人物的诞生是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的,这里有家庭文化的培育、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有江浙一带尤其是江苏淮安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感染。
《劳山遇险》一集,从一张照片背后八个字“劳山遇险,仅存四人”,拓展到周恩来一生遇险20多次。而在各种险境面前,周恩来英勇无畏、沉着机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是,他对同生共死的战友却情深意重、念念不忘。在劳山遇险中掩护他而牺牲的战友陈有才,他感恩一生,想念一生。我们再联想到在《生死长征路》这集的末尾,讲述周恩来总理在杨立三逝世追悼会上,“回忆起过草地的情景时,泣不成声,令人动容”。“他不顾大家的劝阻,亲自为杨立山抬棺送葬,说当初是立山把我从鬼门关中抬了出来,我怎能不送他最后一程。”1961年,另一位在草地上抬过周恩来的战友陈赓在上海病逝,周恩来亲笔题写了“陈赓同志之骨灰”……雕刻在骨灰盒外罩上,“几十年深厚的战友情谊,凝结在这哀痛的七个字中。”这就是周恩来的大爱和大义!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总书记教导党的干部学习周恩来同志,“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再就是做一个模范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员,再就是做一个革命家”。
全片最后一集《周公确有吐握之劳》,用毛主席的一句小小的感叹,全面折射出了周总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到,周到,周公一到,一切周到”。亿万人民的政府总理多么声望显赫、多么位重权高,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却开始了他26年“苦行”和“劳碌”的职业生涯。苏联的外交官亲眼看到“他已经四天四夜没有合眼,站着等人的时候睡着了”。观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周总理说过,“我们这些人就是一辈子为国家、为人民拉车啊。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人民的好总理,他不仅成为中国政府最忙碌的大管家,而且给中国人民打了一辈子的“长工”!
二、老话题有新内核
历史纪录片的一个很大的魅力在于“推陈出新”,从老话题中讲出新认识、新概括、新启迪,还能从浩瀚的历史往事中发现以往鲜为人知的资料和故事,通过恰当的编排展现,让人耳目一新,兴趣盎然。《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做到了。
比如,人们都熟知周恩来有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周恩来自己到底是如何读书的呢?《南开最好的学生》一集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首先是,“周恩来在校期间共有17门课程,他刻苦努力学习,不到半年时间,就超过了一般同学的水平。”在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中,周恩来的作文《诚能动物论》被校董严修亲自选定为第一名。“此外,他对数理化也都很重视,代数考试多次得满分,心算比一般同学的笔算还快,化学考试也名列最优者中”。再就是,“周恩来在南开不仅发奋读书,还是校园社团活动中的‘风云人物’”。他和同学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担任校刊《校风》的总经理。他不但积极参加编写新剧、表演新剧,还担任布景部副部长的职务。总之,他学以致用,从学生时代起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从多个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中学毕业发出热情的呼唤“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人们由此而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周恩来南开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求学,一本日记“清楚而详细的记载了周恩来旅日期间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人们常常会想,周恩来在日本一年半的时间对他的一生到底有何影响呢?第四集《东渡日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正是他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异域的学习和见闻,开阔了周恩来的视野,加深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因此,周恩来在日本重读《新青年》第三卷,他说“把我那从前的一切谬见打退了好多。”从此,他对俄国的十月革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恩来后来到欧洲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他在日本期间开始寻找阅读各种反映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思想的文章,应该是有密切的思想上的联系的。
在《认定的主义》这一集中,展现了广大普通观众甚至很多“爱周人士”都不知晓的由共产国际保存的关于周恩来入党的登记表。上面用俄文很清楚的写着周恩来的“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党龄,从1921年起”。同时还展现了另一份1945年中共七大时,周恩来亲笔填写的登记表上写着“1922年夏,党中央批准为旅法组中共党员”。紧接着,画外音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同一个人的两份登记表,入党时间相差一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恰恰是广大观众,尤其是海内外的“爱周人士”都十分关切的话题。因为,人们或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那么他到底是不是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缔造者之一呢?《认定的主义》给了人们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周恩来同样是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缔造者之一。早在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正式成立之前,他在欧洲就为建党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周恩来之所以在七大上把自己的入党时间写成1922年,特别体现了他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甘愿牺牲自己一切的大局观。
《黄埔岁月》中的一张特殊的照片,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很少使用。在这张照片中,人们清晰地看到蒋介石和周恩来站在队伍前面。由此让人们联想到周总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对身边的保健医生讲:我在黄埔军校时,常常和蒋介石一起吃早饭。周恩来与蒋介石的分道扬镳绝不是个人的情感问题,而是根本的政治立场所导致的。接着,在纪录片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史实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尽管各有立场,但这些曾经的国民党学生见到周恩来时,大都以师礼相待。”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学生见到老师还面有愧色地说:对不起老师,没有听老师的话。周恩来回答:“这不怪你们,怪我这个当老师的没有教好。”
《丧亲之痛》这集专题展现的是周恩来邓颖超的大孝,这在以往的纪录片中是很少展现的。人们可以得出一个新的启发和认知: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人不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革新者和弘扬者。
三、细勾勒有深印记
与以往的伟人纪录片不同的是,《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几乎没有宏大场面的渲染和记述,而是着力于对一些细节的勾勒和描绘,从而将历史的巨大场景浓缩成精小而深刻的记忆。
比如,反映红军长征千难万险的战斗故事很多,《生死长征路》却从一张合影中众人严峻的面部表情勾勒出形势的异常紧张和危险。长征途中,邓颖超和周恩来先后病重。邓颖超咳到吐血,“为了不让战士冒着危险抬自己过桥,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在支离破碎的桥板上,和其他战士一样,一步一步匍匐过桥”。而周恩来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加上营养不良病倒了,连续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医生诊断他得了阿米巴肝脓疡,需要立即排脓。当时无法进行手术排脓,就采用冰敷疗法。“得到消息的邓颖超不顾自己的病情赶到周恩来住处,日夜守候照料。”第三天,周恩来转危为安。“望着战胜死神的周恩来,邓颖超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如此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细节描绘,观看之后实在是难以忘怀。同时,还会让人联想到《革命家的爱情》中周恩来所言:“我的终生伴侣,理所当然必须是志同道合的,要经得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战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相识、相恋,相爱一生,相互吸引他们的不是对方的财富、地位、身份和容颜,甚至也不是个人的智慧和才华;而是各自那种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抱负,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坚贞。这样的爱情观,自然会超越一切乃至生与死。
《弯曲的右臂》这一集犹如一组生动的素描。在这组画面中,人们看到了周恩来“右臂总是微微弯曲,轻靠着腰间或放在身前”,“这标志性的动作”是因为摔断了右臂,为了尽快投入工作,他采取第二种治疗时间相对较短的方案,只切除一小块骨头。还看到他在极其痛苦的切除手术和恢复运动过程中,头上落下豆粒大的汗珠。又看到他术后不久,便弯曲着右臂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全体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基米托洛夫对周恩来说:“我相信中国革命的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看到这里,感觉犹如看到一组深深印入脑海的极其生动的人物连环画。
《亲爱的周叔叔邓妈妈》《红岩记忆》同样如此,许多的细节描绘,十分生动地再现了令人温暖而感动的充满人情和爱心的历史画面,这些画面虽然不够轰轰烈烈,但恰恰体现了周恩来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姓张的朋友》一集中,多次出现张学良对周恩来发自肺腑的敬佩,这种情感不仅来自于周恩来的智慧和能力,更多的来自于他处处为人着想浓郁的人情味和大爱之心。其中两段细致的描写尤为动人,令人百感交集。周恩来真诚地对张治中说:“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了。”周恩来生前一直牵挂着张学良,说他是千古功臣。1975年12月20日,周恩来已无法进食,仍强忍病痛约见中央台办主任罗青长,用微弱的声音嘱咐他,不要忘记这位姓张的朋友。看到这里,人们自然会理解,周恩来为什么会得到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爱戴和崇敬,那怕是曾经的“敌人”和“对手”;就是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心中总是惦记着关心着他人,从来没有想过他自己。
四、短视频有长跨度
作为一代伟人,周恩来一生所建立的卓著功勋、所展现的崇高风范,本身就是一部无比厚重的历史。问题是,如何在几分钟的短视频中充分表达和体现宏大历史的厚重感呢?《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通过最精巧的视角和最凝练的概括,成功地实现了钻探式的厚重和丰满。
《隐蔽战线的总指挥》这一集,从沈安娜的一张照片说起,不断往历史的纵深处挖掘,从大革命失败到建立红色根据地,从无数个“无名英雄”到“豪密”和“闲棋冷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让观众很快了解到隐蔽战线无可替代的巨大的历史功绩,深刻认识到在中国革命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周恩来利用隐蔽战线的独特优势屡建奇功,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一个方面的十分重要的战略基础。
中国革命胜利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基础就是周恩来所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在短视频中如何去表述和呈现呢?在观看《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之前,我也曾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观看之后,不由得拍案叫绝。第18集,一句“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作为标题出现,不仅铺垫出了周恩来在重庆和南京做统一战线工作的漫长和艰辛,同时也反映他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无比诚恳和真挚,不由得与他打过交道的人不深思不感动。全面内战爆发后,国共谈判在表面上仍继续进行,尽管面临十分危险的紧张形势,周恩来仍然坚持留下来“谈”。他说:“假如那时我们不谈,就会孤立,因为人民不了解我们,只有在“国大”开了之后才能走,一定要在第三个阶段结束后才能走,这样才能完成教育人民的一课。”在临走时,他还说了最后一句话:“我们是一定要回来的。”正是由于周恩来坦诚努力和意志坚定,这才使中国民主同盟和十余个民主党派终于从“第三条道路”的梦幻中清醒过来。后来,这些民主党派都成为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亲密朋友。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起钱学森曾经说过的话:许多党外的人士跟我讲,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是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的。
因为是系列微纪录片,《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18个短视频既可以单独播放,更能依次播出,首尾相连,形成完整的观看效果。这是一本十分生动的党史“书籍”和思政“课本”,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像教材,列入大中学校的选修课程。
最后,从历史的全貌和完整度出发,我想对《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的创作提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和看法,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吧。周恩来同志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又是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军事工作最早的主要负责人和当时全国各红色根据地武装斗争的“总指挥”,因此,这方面的内容似不可忽缺,甚至应该突出。如果要从风格上考虑不想采用宏大的叙事,那么是否可以用周恩来为发动南昌南义“第一次怒拍桌子”较小的切口和仔细的勾勒,然后再引申出大的“平面”和深的“印记”。
总之,我感觉《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娓娓道来,别开生面,情感饱满,画面精致,以小见大,以旧见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力,必将成为党史题材系列微纪录片中的经典之作、示范之作。
(作者系淮安区周恩来文化研究会会长)
来源: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