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2】
二、坚持以哪些科学理论指导党史研究
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史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排列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唯一基础”和有力武器,就是其基本原理,就是贯穿其基本原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世界观方法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且已被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理应成为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当然,党史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要把经典作家说的话都当作套话和标签,不是要用它去任意剪裁历史使之适合于某种理论图式或某种现实需要,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总结新的规律性认识。至于经典作家就某个问题甚至是历史问题发表的具体意见,则不一定完全符合今天的实际,切不可把它们奉为不可改变的教条。经典作家那些不太符合今天的客观实际的某些具体论断可以修改、可以补充,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世界观方法论不会过时,永远是指导我们观察问题、研究学问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观党的历史,就包括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包括在这两大理论成果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以及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深化党史研究,必须坚持以两大理论成果为指导,尤其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惟有如此,才能准确再现历史原貌,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科学理论的具体化。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具体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是党史研究的对象,更是影响党史研究方向、科学总结和正确评价党的历史的坐标和依据。今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观察和评价历史上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显微镜和参照系。因此,党史研究工作者必须注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运用。
第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为历史研究指明了前进道路,开辟了光明前景。然而,它并不能代替历史研究,更不是史学理论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将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它重点探讨诸如历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历史材料的收集鉴别,历史著述的编撰,历史认识的检验,史家应有的基本素养,史学研究的方法等问题。唯物史观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过程和最一般的规律,它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历史研究的指南。而史学理论所研究的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具体规律,它可以为唯物史观提供具体的内容。唯物史观和史学理论之间是一般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它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对于党史研究的指导作用,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史研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研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必须坚持把党史研究当成党史部门的主业,始终将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史研究;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统一,正确处理好政治和学术、历史和现实、研究和宣传的关系,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做好“治史”工作,也注意做好“存史”工作;必须重视党史研究队伍建设,提高党史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同时坚持“开门办史”,形成党史研究的合力。这些经验,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是构成中共党史学的重要内容,是党史研究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后开展党史研究必须继续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