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

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借鉴问题

【3】

作者:欧阳淞    发布时间:2013-05-30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分享到 :

作为属于历史学范畴的党史研究,自然也是一门“贯通古今”的学问。一方面,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是中国社会运动的“完成时”和“正在进行时”,自然是整个中国通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app成立至今90余年的历史,本身也是一部通史。党的历史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研究者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研究时,具备通史眼光和把握历史全局的能力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有些重大历史问题或历史事件,仅从一个片段或段落还不足以看清楚它的发展脉络,只有把若干片段或段落联系起来,瞻前顾后、放宽视野,方能看清楚其来龙去脉。用深邃的通史眼光深化党史研究,就要打通各个历史时期的界限,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放在整个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把整个党的历史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例如,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的追求真实、经世致用精神,发挥党史研究资政育人的作用。中国史学有着追求真理、撰写信史、不空言义理的良好传统。古代史家历来把秉笔直书视为持大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以直书为荣,以曲笔为耻,为直书不避强权、不畏风险,甚至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表现出高尚的气节,受到后人的高度赞誉。春秋时期晋国太史董狐“书法不隐”,就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同时,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目的,大多绝不仅仅是回顾过去,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即所谓“述往事,思来者”。古代史家向来对国家治乱兴衰给以极大关注,表现出较为饱满的政治情怀和较为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资治通鉴”是他们治史的主要目的,经世致用是他们治史的基本出发点和理想归宿。孟子论及孔子作《春秋》时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司马迁认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这说明,孔子作《春秋》,其中微言大义,是有把史学自觉用于改造社会的目的的。这种目的,就是经世致用,也就是为现实服务,包括以理想来批判现实。正因为如此,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经世致用的传统,使得史学在中国历朝历代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中国史学数千年来形成的追求真实和经世致用的宝贵精神,对于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方面,党史研究要继承和发扬追求真实的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运用党的历史,全面反映和准确记载党的历史,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充分肯定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深入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党史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另一方面,党史研究要继承和发扬经世致用传统,坚持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找准党史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结合点,进一步发挥党史工作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资政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借鉴中国传统史学多样化的著述体裁体例,记述编撰党的历史。我国史籍浩如烟海,体裁体例多种多样,显示出中国传统史学鲜明的民族特色。史学著述从最初的简单记言记事,到后来的编年体、纪传体、典志体、纪事本末体以及近代章节体等,再算上各种变体,估计不下20余种。我国古代史家在历史编纂领域能够取得令世人赞叹的成就,与他们在历史和史学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对史书的表现形式一直保持着自觉的批评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各种体裁体例的起源与演变、优劣与长短,以及体裁体例与史书内容编纂关系等问题的考察,史家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发展,由此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史书体裁。这些体裁经过相互补充而日益完善,至今仍显示着很强的生命力。

史书体裁体例不单纯是编纂技艺问题,更是史家主体意识如何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的问题。为了全面准确记载和反映党的历史,党史研究在著述体裁体例上应当多样化。为了全面系统地记述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党史著述要重视以时间顺序为中心的通史体裁和编年史体裁;为了生动具体地记述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年谱等体裁必不可少;为了细致翔实地记述党史上的重大事件,以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专题研究等体裁就比较恰当。此外,还有专门史、大事记、画传、通俗读物等形式,丰富多样,不一而足。只有注重多样化的著述体裁体例,使其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党史研究成果才能全面客观地呈现历史原貌,才能更好地走进社会,走进读者心中。

第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史学关于史料搜集、整理、考证、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夯实党史研究的资料基础。中国传统史学是在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考证、利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家就已经认识到文献史料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孔子著《春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矣;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矣。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此后,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成为历代史家的共识。随着中国史学的不断发展,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考据学、辨伪学、辑佚学、史源学等关于史料研究的学问应运而生,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史料搜集、整理、考证、利用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史学也因为有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而更为突出地显示出客观性、真实性、可信性,在世界史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